在本文中,小編將給大家分析一下傳統托管網絡和內容交付網絡之間的區別。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傳統的網絡托管架構對于萬維網的發展和成功至關重要。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幾家托管公司。這些公司在大型數據中心租用大量服務器來托管靜態文件,然后可以通過互聯網瀏覽器訪問、查看和下載這些文件。
用戶可以輸入服務器IP,或者隨著域名服務架構的出現,更方便地輸入網站地址到瀏覽器中。隨著新服務和業務模型的出現,以及整個工作負載向互聯網的轉變,簡單而強大的客戶端-服務器架構不幸地在已經過時了。當流量增加超出大概范圍時,服務器開始感覺過載。因為需要提供更多響應,處理引擎開始啟動,這會對響應時間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如果觀看者通過互聯網觀看視頻,則觀看者可能會遇到異常情況。例如加載速度慢、完全呈現頁面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持續的緩沖和延遲。
然而,在簡單的客戶端-服務器架構模型下,當用戶在網站或Web應用程序上輸入對特定內容的請求時,該請求必須往返于源服務器。由于源服務器可能位于全球數萬公里之外,因此請求響應時間(技術上稱為往返時間)會增加,從而增加網站體驗的額外延遲。
在現代競爭中,用戶體驗的這種偏差可能是致命的。用戶已經開始期待互聯網上的快速響應時間和類似電視的體驗。當用戶在任何網站或 Web應用程序上的加載和渲染方面獲得次優體驗時,他們往往會很快流失。
它可以直接轉化為企業失去的銷售線索和銷售損失,其商業模式涉及通過互聯網提供服務。事實上,根據搜索引擎巨頭的深入研究,谷歌發現,如果加載時間超過3秒,超過一半的訪問網頁的用戶可能會流失。谷歌了解頁面加載速度是用戶體驗的關鍵因素,并于2018年宣布頁面加載速度將成為其搜索引擎索引和網頁排名的重要排名因素。
Bing等其他搜索引擎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現在很明顯,為了吸引更多眼球并保持在搜索結果的頂部,從而帶來最大的流量。但隨著網站變得越來越復雜(Javascript、視頻、圖像和多個CSS),它變得更具挑戰性,增強的用戶體驗使網站變得復雜、沉重且難以優化速度。
由于傳統網絡托管架構中的這些弱點,內容交付網絡在過去十年中已變得非常流行并被廣泛采用。內容交付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簡稱CDN,是指由全球分布且戰略性分布的緩存服務器組成的網絡,用于緩存網站內容。
這些緩存服務器動態存儲和更新網站和Web應用程序內容,并戰略性地分布在全球范圍內。因此,當用戶請求網站或Web應用程序上的特定內容時,該請求只需要傳輸到最近的可提供該內容的緩存服務器。從該緩存服務器,響應被提供給用戶。
以上就是傳統托管網絡和內容交付網絡之間區別分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了解!
Copyright ?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恒訊科技 深圳市恒訊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052954號 IDC證:B1-20230800.移動站